近年来,蕲春法院每半年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报送《审判态势分析报告》,针对审判工作中发现的社会治理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主动提出司法建议,彰显能动司法作用,为县委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依据。
一是审判态势详实。最高人民法院张军院长强调:“数字时代,谁掌握大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该院自2019年开始,基于能动司法要求,主动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提供《审判态势分析报告》,该报告涵盖半年来法院审判工作总体情况、案件类型分析、案件增量上升原因、全县社会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有针对性的建议。县委主要领导多次批转意见,要求全县有关部门要认真研读、深入对接、办好建议、回复反馈。今年以来,该院六个基层法庭每半年均向当地乡镇党委政府报送《基层法庭审判态势分析报告》,为基层治理送去良策。
二是分析研判透彻。针对全市各县市区“万人起诉率”统计情况,建议组织全县各乡镇、各(居)村委会共同推进“无讼社区、无讼村居”创建,县委政法委高度重视,制定《全县矛盾纠纷分层过滤、先调后诉工作方案》,抓实多元化解,努力构建“微事不出网、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社会治理大格局。对非法提供银行卡类犯罪案件大幅增加问题,坚持严厉打击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为全县平安建设把好脉、问好诊、开好方。
三是解决路径明晰。在社会矛盾凸显,利益格局深刻调整背景下,蕲春法院收案数逐年增加。2022年受理各类案件11099件,结案10890件,结案率98.12%。2023年至今受理各类案件11337件,结案9430件,结案率83.18%。对于金融类纠纷、物业纠纷、涉企纠纷案件增幅明显,不仅提出司法建议,而且召集县住建局、县金融办、县营商办等部门一起召开见面会、恳谈会,提出多元化解、诉前调解解决路径。对于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只升不降问题,建议住建部门、劳动监察部门,对违法分包、劳务挂靠、故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行为加大监管力度,保障农民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四是决策建议精准。在司法建议催化下,近期,县委签发意见,要求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住建局、县金融办、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县法院、县检察院在县融媒体中心现场直播“府院面对面”活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公安等部门,对涉及学校周边食品安全领域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对食品超过保质期仍在售卖、食品药量残留超标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县公安局对学校周边网吧、小卖铺、宾馆等场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县住建局在全县评出了“五家黑榜”物业公司。同时,发布相关典型违法案例,实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治理效果。
当前,“抓前端,治未病”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共识,蕲春法院将秉持能动司法作用,通过开展审判执行大数据分析,为县委决策提供可靠智力支持,奋力谱写审判能力、审判体系现代化建设基层法院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