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海龙、徐倩 编审:胡珊)近日,蕲春法院圆满执行一起交通事故引发的工伤死亡案件,用司法温度化解执行难题,让各方当事人满意而归。
交通事故引纠纷
2016年,清洁工孙某在工作时被三轮车撞倒身亡,而肇事三轮车未购买保险,司机是五保户,面对巨额赔偿款也无能为力。孙某的丈夫张某及三个未成年的儿女多次前往孙某生前所在的保洁公司要求赔偿未果。
2020年,张某等四人申请劳动仲裁,蕲春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作出裁定,保洁公司支付孙某工亡待遇款670184元。裁决生效后,保洁公司仍然不履行该裁决。4月初,张某等四人向蕲春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遇阻陷困局
承办法官查阅案卷后,了解到事故发生时,张某身体状况欠佳,三个儿女均未成年,孙某的离去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承办法官对该案高度重视,在送达执行法律文书后,承办法官主动联系保洁公司负责人,要求其履行生效的仲裁裁决。
保洁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本小利微,扣除保洁工的工资和管理器具费用后,只有两三万元的利润,这几年受疫情影响,基本没有盈利,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的赔偿款。”
承办法官了解到保洁公司的经营状况后,立即前往税务部门调取了该公司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发现该公司营业收入扣除员工工资,管理费用,保洁器材采购费用后盈利不足四万元,确实难以足额赔偿。
沟通调解显温情
承办法官将保洁公司的经营困境告诉张某等四人,若强制执行可能会导致该公司破产,询问他们是否愿意适当让步。张某等人听后考虑良久后表示同意调解,三个孩子跟法官说:“保洁公司的叔叔阿姨也和我妈妈一样,我们不想自己获得了赔偿,让这些叔叔阿姨没有工作……”
为尽快让赔偿款执行到位,承办法官立即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经过双方的协商,保洁公司愿意一次性支付160000元赔偿金。张某等四人表示,多年来为了索要赔偿款花费良多,律师费就花费24000元,希望公司可以支付20万元赔偿金。双方因赔偿款数额陷入沉默……
会同各方破难题
面对这一情况,承办法官找来申请执行人的代理律师,将双方的困境告诉两个律师,劝导他们考虑申请人的生活条件,适当减少律师费用。两位律师商量后,当即表示只收取8000元律师费,放弃16000元的律师费。
同时,考虑到保洁公司系小微企业,为减轻涉诉企业的经济成本,帮助企业渡过低谷,承办法官将本案情况进行汇报,仅收取50%的执行费用。
在多方的协调配合下,经过双方协商,张某等四人同意由该保洁公司一次性支付160000元赔偿金。5月31日,保洁公司负责人将160000元现金交给张某等四人。至此,一件长达6年的索赔纠纷圆满履行完毕。
温馨提示:本案中,保洁公司未为员工购买职工保险,其巨额的赔偿往往就需要用人单位自行承担全部工伤费用。因此,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不仅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更重要在于将工伤保险风险由用人单位独立承担转为社会共同负担。同时,用人单位还可以通过购买相关的商业保险来补充,一方面可以保障职工权益,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用工风险。
民生事无小事。蕲春法院不断加大执行力度的同时,注重柔性执法,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兼顾困难企业的生存发展,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司法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