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倩、张莺歌 编审:胡珊)近年来,蕲春法院蕲州法庭扎根长江沿岸,充分发挥法庭前沿阵地作用,开展以案释法,让“小法庭”在这片沃土上发挥了“大作用”……
让他三尺又何妨
原告范某等四人与被告宋某等四人两家系隔壁邻居。两家人因围墙修建事宜发生争执,并引发肢体冲突,后导致多人受伤,车辆受损。因赔偿问题协商未果,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承担侵权责任。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承办法官了解案情后,进行实地走访,并向当地群众了解具体情况。原来两家系多年邻居,往年关系较好,因为修葺围墙发生纷争,一言不和导致大打出手。考虑到双方都是当地人,今后还要继续毗邻而居,必须彻底消除双方心中的隔阂。
承办法官前往该村,将原、被告聚在一起,组织了一次特殊的宣判,并对双方进行释法和规劝,讲述“六尺巷”的故事,劝导双方以和为贵。原、被告当场一起签收判决书,表示服判不上诉。
旁观村民纷纷表示,农村居民因为宅基地或者相邻建房导致的纠纷不胜枚举,通过这件事情,明白了打架不能解决问题,必须通过合法渠道解决诉求。
普法宣传进乡村
伊某驾驶车辆行驶至蕲州镇某社区牌楼路段左转弯时,发生一起一车受损及社区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伊某负本次事故全部责任。
承办法官经过与当事人沟通,发现争议焦点系双方对损失数额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且因被告申请重新鉴定而导致双方矛盾加深。
因蕲州背靠大别山,面临长江水道,历来为交通要塞,考虑到该地频发交通事故,也因此诱发多起诉讼案件,本案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和代表性。
鉴于此,承办法官遂深入雨湖村委会开展巡回审判,把审判庭搬到社区,并邀请雨湖社区干部、居民旁听。
庭后,承办法官不仅对本案的法律细节进行讲解,对旁听群众提出的其他法律问题也一一答疑,现场反响热烈。
该村居民很是激动:“坐在村门口看了一场庭审,法官讲的内容贴近生活,涉及百姓切身利益,很有实用性,希望能够经常性地开展这一系列活动,让我们老百姓多学习点法律知识…”
近年来,蕲春法院不断加强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让法庭成为法院执法办案、联系群众的桥头堡。蕲州法庭将继续发挥前沿优势,以公平正义“守望者”姿态,嵌入乡村治理大格局,呵护乡村法治“稻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