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贞 编审:王海东)近期,民二庭认真巩固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以服务群众为己任,注重在“调”、“快”、“便”上做文章,积极稳妥地审理了一批涉农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这批案件原告都是县农村商业银行,被告都是农民,借款时间比较久远,部分案件还款时间已过十五年之久,加之借款人偿还能力差,而且有的当事人长年在外打工,难以取得联系,给案审理增加了难度。为此,民二庭负责人胥陵带领承办法官,注重在“调”、“快”、“便”上做文章。一是做好调解工作。承办法官在查明案情基础上,将调字贯穿于案件审理一过程,从庭前、庭审中到庭后的每一个环节,积极抓住有利的时机,做好双方思想工作,要求双方互谅互让,在利息减免、还款时间确定等方面促成双方达成协议,力争既不让农户在生产经营上受到很大影响,又能使银行尽快回笼资金。据统计,这批案件通过调解结案 13 件,调解率达75%以上。二是做到快审快结。为了尽快缩短审理期间,民二庭几名法官做到快送达、快开庭、快调解、快判决,有的案件从立案到结案前后只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大部分案件审理期间都在1个月之内,平均审理时间为 21 天。三是做到便民诉讼。民二庭根据这批案件特点,大部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及时、灵活传唤当事人到庭参加诉讼、调解,部分案件采用巡回审理方式,到当事人居住地就地开庭,就地调解,让当事人少跑路、少跑腿。针对部分当事人在劳动时间较紧这一状况,承办法官采取预约开庭的形式,利用当事人的休息时间进行开庭审理。如当事人龚祥在一家私营企业打工,下班时间在下午五点钟,承办法官胥陵及时与原、被告进行沟通,将开庭时间定在下午五点,后通过三个小时的庭审和调解,直到晚上八点,双方终于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