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法院召开“弘扬培优精神 聚力培育精品”主题经验交流会
(图/文:夏雷 编审:胡珊)8月27日,蕲春法院召开“弘扬培优精神 聚力培育精品”主题经验交流会。会议由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文浩主持,党组书记、院长王松林出席会议并讲话,全体干警参加会议。
首先,漕河法庭庭长张卫疆围绕会议主题,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法官职业生涯,与大家分享交流工作经验。接着,由法官代表行政庭庭长王学军、横车法庭庭长王升、民二庭副庭长王建能、张榜法庭副庭长刘海龙;法官助理代表民一庭陈周全、民二庭法官助理蔡晓洁依次就如何做好精品案件、优秀文书等工作作交流发言。最后,由党组书记、院长王松林作总结发言。
首先,王院长阐述了开展“培优做”的现实意义:“培优做”是深化司法公开的必然要求;“培优做”是提升司法能力的重要途径;“培优做”是强化监督管理的必由之举;“培优做”是案结事了人和的破解之法。
开展“培优做”的源头思考
“清单做”是基本方法,“规范做”是底线要求,“培优做”是目标导向。开展“培优做”是新时代人民法院事业长远发展的力量源泉,更是应对来自于各方监督、特别是巩固教育整顿成果的迫切要求,也是为了提振干警干事创业精气神、凝聚争先创优正能量的重要抓手。
推进“培优做”的基本路径
一要“打基础”。要把清单意识、规范意识贯穿于执法办案全过程,切实把各项工作按照清单要求做全面、做细致、做到位,形成可复制、易操作、能沿用的样板,优质高效地服务于审判执行工作。
二要“铸匠心”。要做一个“法律工匠”,从案件效果和反映的社会深层次问题展开思考,把案件“精品化”,办成经得起推敲、受得住考验的“铁案”“精案”“示范案”。
三要“抠细节”。要改进工作作风、端正工作态度,健全裁判文书审核把关机制,规范庭务管理,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从严规范办案细节,从优提升办案质量。
四要“强责任”。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包括院庭长都是“培优做”的责任共同体,各责任主体都要层层把关,坚决防止低级错误的发生,每一个司法人员都要担当起来,把肩上责任转换为精品成果。
五要“深应用”。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作为“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我们推进“培优做”的重要抓手,要做到逢案必检,及时纠偏斧正,切实把好结案关口,坚决防止文书“带病上网”,全面提升裁判文书质量和司法公信力。
六要“搭台子”。要充分发挥资深法官的“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干警迅速提升精品打造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成为司法精品的主力军。同时,青年干警也要养成规范严谨的习惯,办好每一件案件,写好每一份文书。
七要“戒躁心”。要保持一颗淡定的心,在司法改革的大浪潮面前,要保持理性认识,要么破浪前行,要么急流勇退,既然选择了前进方向,就要无畏风雨、不惧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