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双全 编审 王海东) “张姨,又是喜讯!这次我进了年级前50名,比上次月考进了9位,我更有信心完成您定的高考目标了,您高兴吗?”
“张姨,很抱歉!我的承诺只差8位就实现了。不过,我现在的状态越来越好,进年级前300名为期不远,您相信我吗?”
… …。
这是蕲春县城区一高中几名同学在刚结束的期中考试后,不约而同发给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张红的短信。
这是他们曾经向往“江湖”、企望一“战”成名而失败后,被以寻衅滋事罪提起公诉的四个多月里,与张红交流的第N次短信。
今年1月5日,张某等七名未成年人因寻衅滋事罪被提起公诉,其中四人为在读高中生,一人为在读大学生,二人为辍学后打工少年。这是蕲春法院今年第一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审判庭自此开启了精心规划的“心”路之旅。
一切都在默默地、精心地推进着,一切又让这些未成年人以及他们的父母那么的诧异和惊喜。他们所经历的,彻底颠覆了他们印象中的、或从影视中见到的:他们没有被戴上戒具,他们没有孤单地站在被告人席上,他们没有看到威严且令人敬畏的法庭,他们居然还紧张而又放松地坐在教室里,……。他们记得的是:几位法官阿姨和颜悦色与他们谈法律、谈过错、谈得失、谈生活、谈学习、谈理想、谈未来,他们只觉得,法官阿姨们比老师还好,比妈妈还亲,他们毫无保留、毫无戒备地坦露心声,忏悔过去,赎罪当下,从头再来。
一切也在悄悄地改变着、转化着。庭审前的“摸心”阶段,让他们接受、相信法官们;庭审中的“痛心”阶段,让他们对自己的过去反思、悔恨、认罪。3月9日,经过缜密细致的对家庭、学校、社区的考察评估,经过耐心反复地与被害人及其亲属的协商沟通而冰释前嫌,他们均被从轻判处缓刑,并封存他们所有不良记录,一切仿佛没有发生,从而完成了宣判的“安心”阶段。
然而,法官们并未就此放手,她们的使命还要持续地维系着,近两个月过去了,这些少年心态如何,学习工作怎样,与人相处可好,……这些时刻令她们牵挂着。付出总有回报,“回心”阶段的效果超出了她们的预期,七名少年已昂首决然地步入了正途。
起点输了,终点未必失败。因为还有途中的坚持和最后的冲刺,还有这些法官阿姨们的呵护、坚守、牵引、导正。
歧路亡羊,迎着阳光,勇敢地踏上了用爱铺就的“心”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