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位全国、省人大代表视察刘河人民法庭
(图:夏雷 文:许澜格 编审:胡珊)7月15日,省法院组织黄石、黄冈、荆州、武汉、襄阳、宜昌等多地24位全国、省人大代表视察刘河人民法庭工作,省高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覃文萍,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肖笛,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肖红军,蕲春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松林等陪同参加视察调研活动。
首先,代表们来到湖北李时珍医药集团,参观了“中华第一药酒窖”——本草沉窖,全国人大代表、该公司总工程师夏恒建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对蕲春法院深入践行“千名干警进千企、警企连心办实事、三访三评一恳谈”等务实服务举措表示高度肯定,并感谢省市法院在相关个案中为公司追回货款,及时为企业纾难解困。
随后,全体代表来到刘河人民法庭。刘河人民法庭于2017年11月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1210平方米,占地面积1680平方米。全庭有4名正式干警,自2018年以来,共计受理各类民事案件1442件,结案标的额达2.466亿元。2018年被省高院授予“全省示范人民法庭”称号,2019年被市中院荣记集体三等功。庭长顾峰华被省高院授予“全省人民法庭先进个人”称号。四名干警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20年,法庭所在第五党支部被县委组织部授予“五星级党支部”称号。2020年,在疫情严峻考验面前,刘河法庭坚持疫情防控和执法办案“两不误”,采取“云庭审”方式调解跨国离婚纠纷,让远在非洲的当事人也能隔空对话、解决矛盾,受到最高人民法院推介。90后员额法官刘昱撰写的《云庭审——提升司法为民质效的快捷键》论文被省级审判专刊刊登。
在解说员刘昱的带领下,代表们先后实地察看了诉讼服务中心、婚姻家事纠纷调解室等场所,走进科技法庭现场观摩一起离婚案件的远程视频调解过程,饶有兴致地观看了法庭宣传短片,详细询问了法庭近年来受理案件、人员配备及审判质效等相关情况。
从2019年开始,蕲春法院推行立案庭立案和基层法庭立案的双轨运行机制,实现案件“当场立、就近立、马上立”。同时,当事人可以通过移动微法院等手机APP,直接申请立案或递交材料。
在现场参观的过程中,一位当事人来到刘河法庭要求起诉离婚,法庭干警当即向其详细介绍立案流程,身旁驻足的代表与当事人进行了现场交流,“现在立案真方便,不仅不用去县法院立案,也不用去银行缴费,只要动动小手指扫二维码就可以了……”代表们对法庭的优质高效诉讼服务表示充分肯定与认可。
省高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覃文萍对刘河法庭党建与审判不断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的工作方法予以了充分肯定,要求基层法庭充分发挥促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的地理优势,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同时,覃文萍副院长提出要将基层法庭形象、作为宣传出去,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
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肖笛介绍了全市法院基层法庭参与乡村经济振兴、乡村治理的工作情况,并请各位代表就如何强化人民法庭职能作用多提宝贵意见、建议。
近年来,蕲春法院坚持贯彻省高院《“基层基础建设年”实施意见》和市中院《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庭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精神,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和强基导向,坚持人才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建立轮岗交流机制,统一要求“新招录公务员一律下基层锻炼”“新任中层正职一律到基层法庭任职”“新入额员额法官一律到基层法庭工作”,努力把基层法庭建设成为服务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的桥头堡。